首页 > 法律百科 >

三国的一位隐士 曹操曾多次征召 还救过司马懿一命

2023-08-20 18:22:36 来源:腾讯历史

隐士,即隐居之士。在汉末三国时期,因为战乱等因素,就导致不少名士选择隐居下来,比如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前,实际上就过着隐居的生活。当然,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,诸葛亮结束了隐居的生活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就笔者今天要说的胡昭,则是一直没有为魏蜀吴三国效力。并且,胡昭和司马懿有交情,而且曾救了对方一命。


【资料图】

首先,胡昭(162年-250年),字孔明,颍川郡(治今河南禹州)人。东汉末年,颍川郡是人才辈出之地,比如荀彧、荀攸、徐庶、陈群等人,都来自于该地区。

《三国志·魏书十一·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》裴注引《高士传》:初,晋宣帝为布衣时,与昭有旧。同郡周生等谋害帝,昭闻而步陟险,邀生于崤、渑之间,止生,生不肯。昭泣与结诚,生感其义,乃止。昭因与斫枣树共盟而别。昭虽有阴德于帝,口终不言,人莫知之。

司马懿少年的时候,和胡昭关系很好,周生欲杀害司马懿。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,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,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,周生开始不肯,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,救下司马懿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胡昭虽然有恩于司马懿,但是,他没有将这件事情宣扬出去,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。

东汉末年,因为战乱频繁,胡昭选择来到冀州避乱。彼时,袁绍割据冀州,曾多次征召胡昭。不过,胡昭没有答应,而是回到颍川郡隐居起来。公元196年,曹操迎奉汉献帝,迁都许昌后,加紧对各地人才的网罗。在此基础上,曹操多次以礼征召胡昭。对此,胡昭虽然内心不愿意出山,却还是不得不前往应答任命。

来到许昌后,胡昭表示自己本是一个在野书生,没办法帮助曹操分忧,归心诚恳,请求离去。曹操说:“人各有志,出仕隐居,各异其趣,勉力完成你高雅的喜好吧,按道理我是不会勉强你的。”胡昭于是移居陆浑山里,亲自耕种,以研读经籍自娱。因为性格宽厚且才华横溢,邻里人尊敬并且喜爱他。

建安二十三年(218年),陆浑县的县令张固被命令调集壮丁,派往汉中服役。彼时,刘备发动了汉中之战,这给曹操一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在此背景下,百姓厌恶且害怕远道服役,都怀着不安的心情。平民孙狼等人趁这个机会起兵杀了县主簿,形成叛乱。

不久之后,孙狼等人于是向南归附了关羽。关羽授给他们官印,拨给士兵,回去成了草寇贼兵。到了陆浑以南的长乐亭,他们自动互相发誓约定,说:“胡昭是个贤者,我们不得侵犯他所在的村庄。”整个地方依靠胡昭的关系,都用不着担心害怕了。

公元220年,关羽兵败被杀后,陆浑县的叛乱也被平定。不久之后,胡昭迁居到了宜阳县。

最后,正始年间(240年-249年),曹芳即位后,司马懿和曹爽这两位托孤大臣掌握大权。很可能是司马懿暗中推动,骠骑将军赵俨、尚书黄休、郭彝、散骑常侍荀觊、钟毓、太仆庾嶷、弘农太守何桢等人相继荐举胡昭说:“胡昭心地天真,行为高洁,越老越是坚定。玄远虚心,静穆朴素,有伯夷、四皓的节操。应得到征召任命,以勉励世风世俗。”

到了嘉平二年(250年),曹魏朝廷特别征召胡昭。不过,等到消息传达到宜阳县的时候,胡昭刚刚去世,享年八十九岁。所以,尽管胡昭的旧交司马懿掌握了曹魏大权,并且想要向胡昭报恩,但是,二人最终没有在一起共事。综上,胡昭作为三国时期的隐士,因为和袁绍、曹操、司马懿、关羽等名人产生了交集,所以在史料上留下了不少记载。

标签:
延伸阅读:

最近更新

15037178970

保险法

医疗事故